《心曲》觀后感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心曲》。這個名字很特別——至少我是那么認為的。它激發了我對這部電影的興趣。在這部電影剛剛開始前,我曾經有一個疑問----什么叫“心曲”?但是在我看完了這部片子之后,我恍然大悟......
這個電影講的是:一位老師,他的教學思想是以讓學生自主積極學習,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為主,從而學生們都很喜歡他,笑稱他為“哥哥老師”。在那里,老師與同學們的關系好的都讓老師的女友嫉妒。原本很調皮的學生在他的教導下變得懂事了起來。可是有一天,哥哥老師被查出得了腦癌,最后失去了生命。他的女友和學生都悲痛萬分。
我覺得這部影片特別感人。在哥哥老師失去生命的時候,我終于忍不住已藏在眼眶中多時的淚水,好像自己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剛剛失去自己親愛的老師。
其實在看這部片子的過程中,我曾熱淚盈眶,這部影片反映了真實的校園生活,是現代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現在有許許多多的家長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而錢亮卻用他像父親一樣的愛來彌補家長的過失。他常常教育孩子們說:“貧窮不是恥辱,說謊才是恥辱”,“孝該從小開始”等等。
他做著常人可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向他致敬。其實,一個連自己都不管不顧的人,一心只為履行自己的職責而努力,我們不應該向他致敬嗎?他不求回報,只求對得起自己的職責,一生無怨無悔,義無反顧,將短短的一生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只有把你的心交給孩子,孩子才會把你當成親人。”
他是教育的工程師,他是我們人生的指路燈,他更是我們一生的好伙伴,當他因病離開孩子們的時候,他是微笑著離開這個世界的,他走得很快樂,可唯一放不下的還是他的學生們......他生病時卻沒有告訴過任何一個人,卻像往常一樣做著他每天做著的事,在深夜時,他獨自默默懊悔,默默承受這一切,默默為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寫下他人生的最后一封信和一份入黨申請書.......
這部影片也理所應當的告訴我了許多道理:我們需要夢想,而要實現夢想就必須要自信。想想看,一個自卑的人怎么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呢?遙望古今,成功人士往往都是非常自信的。我家跟我同學家比起來并不算富有,以前我也經常在他們面前抬不起頭來。但現在我覺得,不富有并不是恥辱,也不能成為自己自卑的理由。從現在起,我要當一個自信的女孩。
還有,看過這部影片后,愈覺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這個道理跟現在的我沒什么關系。我只是發現: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需要的只是物質,而自己拼命在外地打拼,就能給孩子他們想要的一切。如果這是一道判斷題的話,那答案則毫無疑問是否定的。孩子是最容易受到身心上的傷害的。有些家長懂,而有些家長則不懂。我想提醒家長們:“給孩子他們最渴望也是最需要的感情吧!”
那些有錢的父母覺得物質上的好可以彌補心靈上的創傷,卻忽略了人間最美好的不是錢而是真情,物質上的彌補反而會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狂妄自大,唯我獨尊。有些家庭因為家里并不富有,他們的小孩可能會變得很自卑或者是有很強的虛榮心。還有一些家庭,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就會變得特別孤僻,對任何人都特別冷淡。
“時間能抹平很多東西”如果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日積月累,那不僅關系會越來越疏遠,而且孩子心里的那道傷疤也會越來越深,這會給她(他)的一生帶來揮之不去的陰影。許多大人經常說:“他還小還不懂。”但其實我們都明白,只是不愿說出來罷了。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情感生活,更何況是孩子,他們可能更加敏感,更加渴望愛。“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在我的眼里這是最普通的愛,但也是最偉大的愛。
也許在許多大人眼里,物質才能讓我們別的幸福,但在我們眼里,物質還比不上父母的一句叮囑,父母的一次安慰,父母的一次關心。
這部影片有很多小孩子演的角色,雖然演技還很稚嫩,但他們已經非常成功的將這部電影的感情與道理傳達到了每個人的心中。所以我非常喜歡那些小孩子,哥哥老師和這部電影!
辛德勒名單觀后感《副作用》影評《一天(One Day)》影評:遇上了對的人,愛吧!《今夜天使降臨》劇評《一夜驚喜》電影影評《弱點》觀后感《我11》影評:給回憶找個著落《控制》影評:不明覺厲的翻轉與解構